下士带新兵,这两位军人牛上天啦

发布时间:2016-11-26 17:49:06   点击数:

「我一定是那个最特别的」

今天的新闻大家也都看了,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是一位“老兵”,准确地说,是一位“下士”!相隔八年,三度飞天,景海鹏从“新兵”成长为第三年度兵的“下士”。而航天员陈冬却是个“新兵”,一个经历丰富,训练水平一流的好“新兵”!

“下士”

“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他就是航天员“老兵”景海鹏。从飞行学员到战斗机飞行员,从战斗机飞行员到航天员,从一次飞天到三次飞天,并连续两次担任指令长,他的梦想不断点燃,不断实现……

这里有一个细节,“神七”飞天回来,乘组第一次到香港访问,在一个体育场与学生们交流的时候,有一个小学生问景海鹏:叔叔,您不怕死吗?

景海鹏说:叔叔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也不是什么“钢铁侠”,一样怕死。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用生命置换,比如我们从事的航天员这个职业。从这个角度讲,我又不怕死。

一番真诚的话,道出了境界,说得令人十分感动。

其实,即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50岁出征太空的景海鹏也是名符其实的老将。那份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自信和从容,有绽放的荣光,更有坚守的执着。

我们和记者一样疑问,景海鹏已经两度飞天,算是功成名就了,荣誉、待遇,啥都有了,为什么还要选择继续飞行?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其他的梦想?

景海鹏铿锵有力地回答,因为我的职业是航天员,航天员的使命是时刻准备执行飞天任务,并不是完成一次壮举就可以了。国家花了那么高的代价培养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有时刻准备祖国挑选,时刻准备去飞,才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新兵”

年10月,我国开始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空军和国防科工委展开了预备航天员的首轮选拔,对象是飞行小时以上、飞行等级3级以上的空军飞行员。

那时候的陈冬,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高中生。他肯定想不到20多年后,自己成了万众瞩目的航天员。

年,也是金秋十月,当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那时候的陈冬还是一名飞行员。

7年前,他终于有机会参加了第二批航天员选拔,6年前,跟随英雄的脚步,加入到这个飞天“梦之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如今,38岁的他,虽然是一名“新兵”,但终于接过飞天的接力棒,站在了飞向太空的起跑线上。

航天员也是军人,中国军人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在航天大队传承。

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站是什么。但是为了梦想,我们惟有不断努力。年,陈冬以优异成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在这里,他将逐渐适应另一个角色对他的塑造。

机会说来就来。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了!真不巧,时任大队长的陈冬带着大队在西北执行演习,本来可以试一下的机会就这么无情地从指缝中溜走了。正在他懊恼之际,演习归来的他再次接到参加体检的命令。

陈冬顺利进入面试,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面试他的考官竟是他崇拜的英雄杨利伟。“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更加坚定了当航天员的梦想。”说起这一幕,陈冬至今津津乐道。

两次飞天的景海鹏同样是陈冬的偶像。他说:“被自己的偶像带进这个队伍,然后和偶像一起出征太空,还能什么比这更幸运、更幸福的吗?”

危险

人们肯定还记得“神七”飞行任务中惊心动魄那一幕——

舱门一打开,突然报火警,多亏了航天员快速应对,才化险为夷。

然而,人们不知道,当时刘伯明对景海鹏、翟志刚说:“如果起火,我们也许就回不去了……”

可是,执行神九任务前,景海鹏就这样告诉记者:“航天事业未知和风险随时相伴,不到最后一刻,你很难百分之百打包票。所以,国际通行的惯例,都是指令长先进驻未知的空间,最后一个撤离。”

景海鹏知道,自己的责任很大,只有完成了使命,才能创造历史。

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航天大队成员李庆龙曾表示:“我是飞行员出身,对牺牲早已置之度外。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任何风险都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航天员们的性格往往具有执著、坚定的特点。“神十”飞天的张晓光已经艰苦执著地努力了15年,才终于等到执行飞行任务的一刻。

艰苦

中国航天员训练有8大类58个专业,这被航天员们称为“登天的58个阶梯”。在具体的训练器械中,最恐怖的还是离心机,“神七”航天员所使用的载人离心机号称亚洲规模最大,椭圆形的封闭吊舱被连接在长达8米的旋转臂上。

真正转起来时,航天员在里边被甩得“脸部变形、泪水横飞”是非常正常的。据了解,这台机器可以模拟出载人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时的持续超重状态。

为了适应长时间的太空失重状态,“神七”航天员还要接受头低位卧床训练,时间长达5天5夜,也就是俗称的“倒着睡”。在这种状态下,航天员要正常吃饭、饮水、清洁个人卫生,还要进行摄像等操作训练,“头部肿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必须要克服的。

虽然年过半百,但自我要求严格的他从未耽误过训练。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他没有超过两天不锻炼身体的;这些年,他从没有因为家事耽误过一天训练。

“神七”凯旋,景海鹏社会活动很多,有时不得不耽误了课程。可他回来一定会找到教员,坚持把缺的课题补上。有人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可他说:“作为航天员,我必须时刻准备执行任务!”

中国航天员的训练一般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基础理论培训,第2阶段是专业技能训练,第3阶段是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

这3个阶段的学习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准航天员们”相当于又上了一个本科。在训练中,他们还要奔赴沙漠、寒区、雨林、海上,配合搜救部队进行搜救演习。像体能训练、特殊生理功能训练等将一直伴随在3个学习阶段。

航天员选拔,对参选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极其严苛。最具有“航天”特色的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特检”。

检查项目包括在离心机上飞速旋转,测试受试者的各种超重耐力;在低压试验舱测试受试者上升到米、1万米高空时的耐低氧能力;在旋转座椅和秋千上检查受试者前庭功能。此外,还包括下体负压等各种耐力测试。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80后的叶光富目前正在意大利参加洞穴训练。艰苦程度,大家看一张图片就能知道。

选拔

面对各种严酷测试,空军飞行员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参与其中。年夏天,初选合格的杨利伟接到通知,医院参加临床体检。他提前3天就去了,护士开玩笑说:“你也太积极了吧!”

翟志刚在参加航天员选拔时,也曾遭遇过妻子的“挑战”。当时选拔到最后20人大名单时,需要家属体检。翟志刚的妻子告诉他:“如果我有问题,就跟你离婚,好汉做事好汉当。”最后,他们不仅没离婚,这名“好汉”妻子还当上了航天员夫人。

第二批选拔,5名男航天员均是现役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2名女航天员则是现役运输机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为.7小时。他们大多执行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军事演习等重大飞行任务。“神九”飞天的女航天员刘洋和刚刚进行太空授课的王亚平便是从第二批选拔中走出来的航天员。

军礼

敬军礼,在航天员《飞行手册》数以万计的飞行程序里,找不到这两个字眼。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天时,火箭点火瞬间首次敬了一个军礼。此后,这个“自选动作”成为中国航天员约定俗成的传统仪式。

看着军礼,人们难忘东风烈士陵园座座坟茔,那里长眠着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13位将军和名官兵。

看着军礼,人们想起航天员刘旺的那句话:“我不仅是航天员,更是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

浩瀚太空,见证中国军礼;中国军礼,象征国家形象!

|来源:三剑客()







































天津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xlff/20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