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119/6010268.html在参加过几个半程马拉松之后,你是否想跑个全程马拉松呢?相信这是很多跑过半马之后的跑友们考虑过得问题。但有人害怕那双倍的距离会带来双倍的压力。的确,半马和全马在强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会给跑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全马并不是跑两个半马加起来那么简单,通常意义上,全马是在你跑完一个半马的基础上,再跑一个半马。尊重距离是从半马提升到全马的首要规则。那么问题来了,半马和全马到底有哪些明显的差别呢?今天,读行君就给各位跑友们好好讲解一下。生理反应上存在差别全马与半马都是以接近或低于无氧阈值的强度,持续1小时以上的奔跑运动,也就是说在有氧状态下达到最大的运动强度。这就决定了它的供能特点类似,绝大部分是有氧代谢,只有少部分的无氧代谢。但全马的特点主要在于,30-35公里是身体代谢的一个极限点。超过这个极限点,很多跑者就可能产生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等反应,就是大家俗称的“撞墙”。如果你的训练基础越不扎实,比赛时的配速越快,反应就会表现得越剧烈。而半马对无氧要求更高,如果一个人跑半马90%有氧、10%无氧,全马95%有氧、5%无氧。虽然两者都是有氧代谢为主,但半马中无氧代谢产生乳酸的量就是全马的两倍,这对耐乳酸能力和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方式大有不同如果只是针对半马比赛,那么一般训练距离都不需要跑过22公里,长距离训练就是16-18公里,一般一周安排一到两次即可。并且相对于全马,半马的配速相对会快一些,那么一般在训练中会加入比较多接近比赛速度的训练。通常半马的关门时间是在3小时左右,所以可以将自我训练的时间目标定位2个半小时之内,平时最长训练时间达到1个半小时即可。全马作为最正式的马拉松项目,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它的训练强度和难度也要更高。建议跑友们以周为单位制定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每周跑3-5次,规律训练。每周保证一次长距离慢跑,至少一次速度练习。体力分配方式不同相对于全马,很多人反而会比较抗拒半马的比赛。主要是因为半马相对来说速度会比全马快一些,跑步过程中会比较辛苦。全马至少前面可以先慢慢来,一般过了30公里后,才开始了比较艰苦的过程。而半马难受的点一般会出现在15-18公里间。全程马拉松的距离较长,一般情况下,前五公里可以划定为热身跑,而半马则只留给你约2-3公里的热身时间,之后马上就需要进入定速巡航的过程,所以半马有时候需要更加相对充分的热身,并且快速进入比赛状态。半马的5-15公里这个过程相对轻松,跑友只需要维持一个正常比赛配速,不要过度加速,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而让自己爆掉,此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心里把体能按预期分配好,知道用什么速度可以跑完余下距离。体能要求隔了座大山半马和全马之间,隔了一座体能极限的大山,这是真正关键的问题所在。如果你的体能极限只能维持一个半马,非要去算全马需要的时间,实在没有意义。倒不如自己去尝试一下触一次底,看看自己究竟能一次性能跑多久、可以跑多远。知道了自己的触底跑步距离之后,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加强自己的体能状况。对于普通跑者什么时候才能跑全马,目前比较认可的一个考量标准是看个人跑量。一个从没进行过专业体育训练的普通人,要想在有限的时间跑完40多公里的距离,不是单纯靠意志可以实现的。这对于半马到全马的过渡阶段来说,同样是适用的。你必须先锻炼自己的肌肉和心肺功能。那么如何堆积跑量呢?堆积跑量是从半马到全马的最直接又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肌肉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伤病问题,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更强一次,随着跑量的提升,你自然而然就能跑的更远。堆积跑量要注意循序渐进,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jbxl/156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