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燃中小学生居家运动小火苗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5/2/25 12:29:39   点击数:
免费爱奇艺会员vip账号密码 http://liangssw.com/bozhu/19090.html
目前,北京市中小学生暂缓返校复课,学生们居家期间如何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同学段的学生要具备哪些体育素质?对于面临体育中考的初中生,哪些锻炼方法可以保持体能?5月11日晚,新京报记者通过微博连麦的方式,邀请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体育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任海江和中学体育组副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孙冬,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学校:设计锻炼“菜单”,为“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指导直播中,两位老师分别从中小学的角度介绍了各自学校在体育线上教学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任海江介绍,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科学的锻炼意识和习惯非常重要。“为激励学生们居家锻炼,我们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让孩子也能像在学校一样有收获,拒绝‘躺平’。”一方面,清华附小给不同学段的孩子下发锻炼“菜单”,分必选和自选两种,让学生们根据教委和学校推荐的资源主动运动,包括户外跳绳、体操,家里可做的体前屈、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另一方面学校建立了“学伴小组群”,8至10人一组,同学们在群里分享锻炼视频,老师进行反馈指导,小伙伴之间还会相互比拼。中学生因为有体育中考的目标,相对来说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一些。孙冬介绍,因为体育课的实操性很强,考虑到线上体育课受场地、器材等约束,学校特别在内容上做了调整,多进行专项体能方面的教学,比如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俯卧撑的训练,并针对线上教学和课后强化做好衔接,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技能,课后训练打卡,老师通过视频对学生及时提供反馈。“居家学习期间,是锻炼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的机会。”孙冬介绍,老师也会安排可操作性的小竞赛激励孩子提升体能。同时,孙冬表示,毕业班毕竟有中考任务,居家学习期间,学校还对体育薄弱生和体育特长生这两类“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指导。“有些学生面临考试可能会有些焦虑,其实跟着老师的安排都可以完成,希望大家放平心态。”小学生:不同学段需具备相应的体育素质居家期间,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长的陪伴或监督下运动,很多家长的困惑在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锻炼。“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把体能锻炼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因为体能是今后从事专项运动的基础。”任海江介绍,小学一二年级注重培养柔韧和灵敏的素质,三四年级的孩子更注重培养平衡能力和速度素质,五六年级更注重耐力和力量素质的练习。因此,任海江表示,学生要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到五六年级再考虑提高柔韧素质就有些困难了。”他建议,趁居家的机会,家长可以让一二年级的孩子多做些柔韧素质的练习,比如体前屈、横纵叉,配一个瑜伽垫就能完成。家长还可以准备写有号码的瓶子,让孩子听号码指令触碰瓶子,也可以玩抛接球游戏,提高学生手眼的配合能力,锻炼灵敏素质。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在培养速度素质方面,任海江建议,学生可以练高抬腿跑、后踢腿跑,这都是在家里可以完成的,平衡能力方面可以练习单脚十字跳、单脚站立等。五六年级学生要训练力量素质,可以练上下肢力量、核心力量,比如深蹲、波比跳等。器材方面,任海江介绍,家中如果没有跑步机、划船机等大型器械,也可以借用小道具让孩子训练,比如小哑铃、弹力带、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等都可以训练孩子的力量,耐力方面可以采用3分钟、5分钟的跳绳训练。中学生:如没有条件练习运动技能可多训练基础体能针对中学生家长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jbxl/164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