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向世界发言声音渐大 眼下是岭南1年中最好的季节,阳光灿烂,气候宜人。就在这1两天里,好几件大规模的文化盛事同时在广东拉开帷幕。11月9日,是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开幕。10日,是中国国际音像展览会在广州开幕。11日,更有亚洲文化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在佛山隆重举行。另外,10日开幕的南国书香节一样令人瞩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和许多客商。这类大型的具有全国乃至国际性影响的文化盛事在广东如此集中地次第登场,可以说是一个信号,转达着某种使人振奋的信息:广东人对文化的认识已有了新的体会,广东文化正在构成更加广阔的视野,正在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文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广东曾有过一段为难、迷茫和徘徊的岁月。改革开放之初,内地很多人对广东的文化精神不能理解,因此有所非议乃至贬损。一些媒体更是给广东戴了1顶“文化沙漠”的帽子。那时候,广东文化人的主要职责仿佛就是奋起抗争,保卫荣誉。他们不停地掰着手指,努力盘点广东有些甚么文化成果,取得过多少个奖项,占了全国的几分之几,不免有点差强人意地反复证实广东不是“文化沙漠”。与广东经济的稳步发展相比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广东文化那时候显得非常着急,非常缺乏自信。一向以来,广东人在经济活动中信奉少说乃至不说的准则,只是闷着头往前奔;而在文化领域中却没有同步前行,反而有些刻意地张扬,张扬中却透出些底气不足的疲软。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还花钱请来一批北方的著名评论家,组织本土的评论家与他们对话,希望说服他们,让他们为广东的文化说上几句好话。不过适得其反,那些北方的评论家并没有买账,仍然挟“高位文化”之威势,狠狠抨击了广东文化的现状。 在那个阶段,广东文化属于答辩,属于驳论,属于被动的应对。这一段历史对广东的文化人来讲,是很是沉重的记忆,因此不免也给广东文化留下了一些疤痕。在这些年里,广东出现了很多阐释岭南文化内涵、褒扬岭南文化精神的著作和文章,这是研究地域文化的需要,却也是保护自信心的需要。有意思的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中坚气力,多为“新移民”,他们在肯定岭南文化的同时,也是在用文化的概念肯定自己所选择的迁徙。由于指向性过于明了,这些著作和文章有时候就不免淡化了理性。 但是文化同经济一样,是要讲求成效的,终要靠实力来说话,靠大多数人认可的成绩来说话。到90年代中后期,广东的文化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既源于社会的变迁、意识的推移,也源于广东本身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源于广东精神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比如,那个阶段广东生产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盛行全国,就大大提升了广东文化在全国的地位。 如今,广东文化已超出被动受人评判的时期,开始进入高度自信的阶段,不但频频有好作品问世,而且不断有新的思路、新的建构展现。像这几天接力开幕的文化盛举,就是广东文化的大手笔,表现了广东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号召力。建设文化大省靠的不是辩驳和论证,而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和影响力。岭南文化的视野不应当局限于岭南,不应当只在南岭之南盘桓,自说自话,自我满足,它应当在与世界的融合中构成巨大的磁场,欢迎更多的人和更多的精神产品进入它的范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llxl/8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