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联盟网编者按:十一七天假结束了,意味着短暂的休假状态要结束,又要回到固定的生活轨道。你能够想象全家人休假一年吗?编者一年前看到一个新闻,一位上海的白领爸爸,辞去工作,花一百万打造了一个房车,带着年幼女儿环游世界。编者当时很惊叹,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孩子的妈妈怎么没一起去?下面这个家庭的故事带我们感受一下,那些大胆跨出一步的家庭是怎样穷游到地极的?只有资深大学教授才能享受的安息年,对于普通家庭可能吗?这个家庭也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书,书名叫《不上班,不上学,陪孩子穷游到地极》(中国文联出版社)。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启发在家上学的家庭,发挥想象力,有创意地生活。 转自青橄榄书殿 想要全家圆梦吗?何不试试—— 举家穷游到地极(5之2)前情提要:皙彰、碧清夫妇努力走出婚姻谷底,重立家庭愿景,重燃爱情亲情。他们采用的方式非常特别:不上班、不上学,全家遨游一整年! 脑力激荡订出计划为了跨出第一步,我们和五岁、七岁、十岁的三个孩子一起进行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中国叫作“头脑风暴”),看看我们和他们各自的期待是什么。我们在饺子馆开例行的家庭会议。我认为,教孩子们制订旅行计划要从提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是:“这一整年我们要做什么?” “我不想要爸爸去念书。”一个孩子说。 “我也不想让爸爸去上学,或是去美国找一份临时的工作。”另一个孩子补充说。 “我们要爸爸陪我们!”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地说。 “如果我们去农村住一段时间呢?”我抛出下一个问题:“不只是去看看,而是真正住在那里。” 来中国之前,我们就很想去农村工作,服务那儿的贫困人群。但考虑到孩子们还小,尤其老三才刚出生,主管建议我们住在城市,帮助流浪儿童。但我们从未忘记最初的心愿,也不希望人生中留下遗憾。 饺子馆会议之后,我们又开了几次家庭会议,最后决定最初三个月去南美洲背包旅行,希望一家人的关系能因此更紧密,然后再去北美洲与亲戚朋友相聚三个月,最后去云南边远的农村住六个月。 全方位行前预备“我们真的可以不上学吗?”这是孩子们最关切的。如果我们真的要花一年时间修整家庭亲情,孩子的教育就必需好好规划。 我们得在身体、心理和知识上为这次旅行做好准备。不但要给孩子做体能训练如游泳、攀岩等,也必须学习最基础的“生存西班牙语”。 孩子们找了一张教基础西班牙语的CD,我们一起学习一些简单词汇和用语。如从1到怎么说、一周里的每一天怎么说、各种颜色怎么说,到如何跟人打招呼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一句话是“请问厕所在哪里?”老大宛慧不光学了南美洲的历史和地理,还读了一本关于印加帝国的儿童小说。老二恩礼和老三敏慧则看了一本介绍南美洲相关知识的填色图册,把里面该涂的颜色都涂上。 “孩子们,如果你们想全家一起去旅行,功课要跟上。如果你们不想做功课,我们就不出门。”我提醒三个孩子,他们立刻同意了。这样的旅行一辈子可能只有一次,他们当然不想错过。 旅行的过程会很艰苦,为了让他们有心理预备,我补充道:“为了省钱,我们会住在非常简陋的青年旅舍、坐长途巴士,还要走很多路。你们可不许抱怨喔!” 随着这番警告,我们的“家庭间隔年”(FamilyGapYear)就开始了。 穷游足迹:南美+北美+云南山区从年到年之间,我们用88天游历了8个国家、41个城镇,住过36家青年旅舍,坐过18次夜班车,经历了一连串“世界之最”:参观了世界最高、最宽的瀑布;海拔最高的湖泊和城市;最大的盐田;最干旱的沙漠;最大的都市公园;最大的河流;最高的喷泉……。 我们一家五口一边认识南美洲的地理、历史、文化,一边体验全家人一起冒险所带来的亲密关系和联结。一起尖叫、一起饿肚子、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狂奔追赶班车……,都留给我们无数温馨的回忆。 我们不是故意要讨饭,但当我们肚子饿,一起在菜市场流口水,眼巴巴地盯着摊位上的美食,心里一起偷笑我们有多嘴馋,还是让南美洲人哭笑不得。啊!好开心的回忆!因为我们走过、见过、住过南美洲,我们就开始真正关心南美洲的新闻,会在乎当地人民的生死需要如自己隔壁的邻居。南美洲改变了我们!这段穷游让南美洲从遥远的地名成为贴切的生活心跳。 在北美洲我们住在孩子们的外婆(内人碧清的妈妈)家。大家挤在一起打地铺,很温馨。我们和孩子们体验北美洲的生活方式,一起去图书馆,钓鱼,在河堤边漫步、玩飞盘。我们向朋友借了五辆脚踏车,骑车认识温哥华。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读书有时,游泳有时……,享受休闲户外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的喜乐。 住在云南彝族村的六个月,是足可影响我们一生的奇特经历。有位彝族奶奶欢迎我们租用她家房间,和我们成为家人。她教我们如何劈柴、生火、做火坑烧水、煮饭,带着我们学会农村生活的必备技能。我们买了自己的小马,领养小狗、小猫,又养小鸡、小鸭,体验“接地气”的生活……。我们全家喜欢农活,也是从这次住彝族村开始的。天涯海角,无论住到哪里,我们都会想要珍惜每个地方的环境、花草,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 穷游结束,冒险继续虽然年3月至年3月的“间隔年”已经结束,但我们在接下来的年日中,还是会有意无意地重温“间隔年”的旅行方式与生活方式。 每年我们一家至少会有一次较大型的冒险旅行,而且往往都是临时决定的。除了年台湾环岛自行车之旅,年去了寮国、泰北、缅甸边界背包游;年则去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一些岛屿;年带孩子去柬埔寨拿潜水执照;年和外婆一起去印度尼西亚爬火山。 在这些地方,孩子们依然会尽情享受攀岩、穿越原始森林、在大海里浮潜、从峭壁上跳进水里的乐趣。他们对睡夜班车、住简陋的青年旅舍也习以为常了。孩子们的打包技术已经非常娴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东西收拾好,我们甚至为全家制作了旅行名片,发给一路上遇到的朋友,自称“苏家徒步背包历险”(SuFamilyBackpackingAdventures),上面有我们的名字和博客地址(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