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我们继续来聊一聊“如何做一名专业的儿童体适能教练”。 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儿童体适能教练,需要具备四项基础技能,即儿童体适能教练必备的四大能力模型:理论储备、运动表现、教学能力和身体形态。 上篇主要讲了模块,本篇将继续为大家做阐述。 PART01——理论储备 上篇对模块,展开了详细的讲解,点此可查看文章详情如何做一名专业的儿童体适能教练?(理论储备篇) PART02——运动表现 作为一名儿童体适能教练的前提是:必须自身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 拥有好的运动能力,才能让教练的动作示范达到%标准。而在日常的训练课堂中,只有教练的示范动作达到%的标准,小朋友的学习和模仿才能达到80~90%的效果。因此,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身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呢?儿童体适能教练可以每周进行两次体能训练,每次训练按照标准的体能训练流程进行,进行上下肢的爆发力训练、灵敏训练、力量训练及心肺耐力训练等。训练时长在60-90分钟。每季度进行一次体能考核,考核结果和教练升星制度挂钩。 当然,体能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长期规划,保持长期主义的行为动作。 PART03——教学能力 儿童体适能教练的教学对象是2-12岁的孩子,而爱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 因此,儿童体适能教练首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能力就是把控全场,活泼与严肃并行,恩威并施,管理课堂的同时,保证学员们的训练效果。 尤其是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规则意识和认知能力都相对薄弱,因此,对教练的沟通能力和课堂管控能力的要求会更加严苛。 第二项需要儿童体适能教练具备的能力—设计标准化教研流程。 教研流程分为演课、备课、看课评课和复盘。 如果儿童体适能教练的教研流程可以完全遵循这四个步骤,那么,他整体的教研能力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演课、备课是成果,看课、评课是过程监督。我们要更好的把前者应用到实际日常上课,同时,需要后者的实时监督。这是一个教研的闭环流程,缺一不可。 PART04——身体形态 作为一名儿童体适能教练,要以身作则。 教练自身的基础体姿体态,就是你展现给孩子和家长的第一形象,比如,孩子/家长看到教练的第一眼觉得教练“高大、强壮、挺拔”,就会下意识觉得教练“帅气、阳光、和善”,直接影响孩子/家长对教练或者体能馆的第一印象。 那么,儿童体适能教练应当如何进行自我形态的管控? 1.身材挺拔,课中课后无含胸驼背、高低肩等不良体态 2.外形健壮,有一定的训练痕迹 3.面容以及发型整洁,不能出现特别奇怪的染发烫发的造型 4.无文身,有的话上课期间需要进行遮盖 5.课堂站姿、蹲姿、坐姿都保持腰背挺直的状态,不可以课上双手插兜 6.保证个人卫生清洁,无不良嗜好,无异味 在工作场所及课堂上,杜绝一系列非职业的习惯动作。 需要牢记的是,儿童体适能教练,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岗的每一分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正向教育,严以律己,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lmxl/149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