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甘肃省体育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1-9-8 11:06:03   点击数:
银屑病要怎么治疗效果好 http://www.mxxshi.com/yxb/jbzd/7310.html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也是西部体育强省建设深化之年,更是奥运之年、全运之年、冬运之年,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甘肃精神,坚持为国争光、为省添彩,奋力实现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北京冬奥会奋斗目标;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坚持转变方式、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增长极;坚持强化信念、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开启西部体育强省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一、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强化事业保障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准确把握目标任务,确保取得扎实成效,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2.切实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强基工程,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党建主体责任,督促督导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党建工作和体育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过程和效果相统一,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体育发展优势。

3.切实加强体育行风建设。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认真排查全省体育系统风险点、隐患点,压实整改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确保问题清零见底,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抓好警示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增强日常监督的严肃性、有效性。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建设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体育系统。

4.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交流轮岗,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学习思维、实践锻炼、规矩意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确保体育事业薪火相传。

二、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助力健康甘肃建设

5.激活体育设施新活力。省级全年计划建设85个智慧体育健身工程,10条健身步道,20个笼式足球场,4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探索开展体育城市、体育机关、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企业、体育乡镇“六创”活动。认真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配合住建部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一批健身设施,积极解决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和进入体育场馆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加快省级体育重大项目建设,兰州体育馆争取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七里河体育场完成地上主体结构工程、钢结构安装和部分装饰装修,省临洮体育训练基地二期项目力争开工建设,甘肃省体育馆实现开放运营。

6.凝聚体育赛事新合力。修订《全省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奖补办法》,办好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运动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举办冬奥会把我国冰雪运动搞上去”的要求,创新举办全省大众冰雪季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国家冰雪“西扩”战略西部支点。全年举办2项以上全国性冰雪体育赛事活动,10项以上全省性冰雪赛事活动。

7.优化体育服务新机制。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提升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普及,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鼓励体育明星等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健身直播活动,普及运动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认真做好陕西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参赛工作,让我省更多的“草根英雄”和民间高手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风采。

8.发挥体育总会新引领。省体育总会要持续推进体育协会改革,发挥体育总会引领作用,完善基层组织网络,促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要认真总结省篮协实体化改革做法,探索完善“协会实体化”改革运作模式,打造甘肃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样板。要促进体育社会组织与教育、卫健、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协同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体育社会组织为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三、努力提高竞技水平,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9.坚决打赢“三大战役”。贯彻落实全省备战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实现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北京冬奥会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实现既定目标、夺得金牌,在赛场上展现甘肃新形象。强化体能训练,补齐体能短板,做到“技能不够体能补”。紧扣技能细节,补齐技能弱项,增强比赛硬实力。做好信息研判,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手情况,做到知己知彼、以变应变。强化大局意识、荣誉意识,齐心协力、共担使命,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全员为打赢“三大战役”作贡献。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备战一线工作人员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积极动员市、州组队,力争甘肃省“三大球”“三小球”运动队参加陕西全运会比赛和年青少年全国比赛。

10.精心抓好省运会筹备。兰州市要落实主办城市责任,扎实有序推进场馆建设、赛时运行、赛会保障、省运备战等重点任务。承担“省队市办”任务的地方、单位和协会,要强化保障、优化服务,提升省队训练备战质效,确保取得好的成绩。进一步加强宣传,以运动员为重点,以重大赛事活动为焦点,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体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1.扩大多元办队规模。全面推广乒乓球省队市办、羽毛球省队校办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兰州、天水等地场馆、高校、人才优势,推动更多项目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省队企业办、省队协会办,着力构建省队多元化办队新格局。

12.确保兴奋剂“零出现”。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认真落实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反兴奋剂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纪检监察机关反兴奋剂工作监督办法(试行)》,完善反兴奋剂工作体系,严防严控、严管严查,确保成绩干净、奖牌纯洁。

13.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积极对接教育部门,出台甘肃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真正做到全面融入、深度融入。研究并推广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形态不良、心理亚健康等问题的“体育配方”。配合教育部门构建全省一体化青少年赛事体系,解决好全省青少年赛事不统一的问题。大力推动业余体校教练员进学校,大力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向学校开放。

四、发挥消费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体育产业

14.坚持政策引领,供需两端发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政策落地,构建以竞赛表演业和休闲健身业为引领的产业体系,一体化推进“培育体育市场、优化体育供给、扩大体育消费、改善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15.坚持打造品牌,带动体育消费。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体育总局等部委《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年)》等规划精神,充分利用我省山川、草原、河湖、冰雪、戈壁、沙漠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加大山上、水上、冰上、雪上、路上、沙上、马上等运动项目的开发,注重对体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培育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办好第二届“陇越骑联”山地自行车多日赛。16.坚持试点先行,促进扩容提质。支持兰州、白银开展国家级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市州申报国家级体育消费城市,不断探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加大国家级、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的示范效能建设,推动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运动项目产业示范区建设,统筹开展体育制造、体育培训、体育康养、体育赛事等业态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体育产业扩容提质、规模化发展。17.坚持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及时了解体育民营企业所忧所盼,宣传阐释党委、政府帮助企业解困的具体措施,提高政策知晓率,增强体育企业化解疫情冲击的信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精简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开通投诉平台及时受理解决企业困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公平公正对待民营企业,让企业家安心经营、专心发展。18.坚持稳中求进,做好体彩销售。积极稳妥开拓销售渠道,确保全省体育彩票销量、公益金筹集量和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全年全省体育彩票销售确保24亿元,力争25亿元。守住安全底线,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化和销售团队建设。19.坚持弘扬文化,彰显体育形象。以甘肃体育展览馆建设为契机,深度挖掘甘肃冠军文化、运动项目文化。将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甘肃的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融入体育赛事活动全过程,深挖陇越骑联、崆峒围棋、伏羲武术、玛曲赛马、临潭拔河等精品赛事活动的文化价值,彰显体育多元化功能。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为重点,举办一次体育文化精品展、一期体育宣传培训班,拍摄一部体育微电影,不断扩大体育影响力。

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围绕中心主动融入大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体育的多重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体育点亮乡村美好生活。

21.提升农村体育设施水平。将现有体育设施更新改造提升与农村城镇化推进相互衔接,与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逐步推广使用第二代体育健身器材。

22.广泛开展基层赛事活动。充分利用甘肃省黄土高原、高山峡谷、大漠戈壁、绿洲草原、河流湖泊、雪山冰川等自然资源,举办大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毛泽东题词日、8.8全民健身日、新年登高、重阳登高等主题示范活动,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推动一批“体育+”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运动休闲和健康产业,激活乡村消费。

23.助力乡村精神文化振兴。充分发挥体育的文化功能,把体育精神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和甘肃体育精神,激发农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家乡情感,培养尊重规则、发扬风格的社会风尚,树立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团队意识,增强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时代观念,培育自治、德治和法治的乡风民风,努力在全省形成乡村富有生机、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六、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加强体育法制建设

24.做好规划编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编制《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甘肃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到年,体育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领域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甘肃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25.坚持依法治体。做好《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和《甘肃省全民健身条例》修订工作。建立全省体育系统政策法规文件库,修订完善省体育局现行规范性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抓好权责清单的梳理完善,健全行政审批制度,通过“互联网+监管”加强体育监管。加强法治培训,做好体育普法和体育执法工作。26.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意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不放松,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将疫情对体育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加大对大型赛事活动、体育场馆、建设工地、枪弹管理等重点活动和部位的安保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确保全省体育系统安全有序,努力打造“平安体育”。

来源:甘肃省体育局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rrxl/134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