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专家刘军连 https://m.39.net/disease/a_9366947.html静谧的千岛湖畔,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热闹非凡,自春节过后浙江省赛艇、皮划艇队和游泳队就一直在这里封闭训练,至今已有半年之久。昨天,“浙里是奥运冠军摇篮”媒体开放日第二站,记者来到了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来一起看看运动员们的训练日常。 封闭集训有点闷米跑有点难“疫情对我们游泳队影响很大,原本冬训期间和近段时间都要出国或者前往高原训练,但现在只能封闭在这里。”因萧山的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游泳馆处于装修阶段,省游泳队兵分三路外训,名帅朱志根带的小组从春节后就一直待在千岛湖的基地里,这名老教头坦言遇到了不少困难。朱志根表示,对运动员来说,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训练、生活,思想上都会感觉“闷”,会忧郁,“始终封闭在这里,没有新鲜的‘空气’,很难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此外,他还谈到,千岛湖基地里的游泳馆并不是专业泳池,略显闷热,不过几个月下来队员和教练都克服了困难。其实,在朱志根看来,客观因素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目前对运动员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体能测试。为了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加强体能训练的要求,现在省游泳队一周有三次体能训练,而且在9月20日开始的全国冠军赛中,也加入了体测,如果在5项测试(满分70分)中没有达标或者成绩不够理想,即便在泳池里的成绩进入了前八,也无法参加决赛。“游泳运动员脚腕本身就很软,跑不快,有时候很容易崴脚。”据朱志根透露,在米跑、30米跑、核心力量、纵跳和坐位体前屈这5项体能测试中,对游泳队来说难度最大的就是米。“男子满分是11分钟,女子是11分35秒,而我们队里基本都在12分钟左右。”他笑着说:“这次体测的要求很高,其实对运动员来说也有激励作用,我们还是会尽力一步步把体能训练做好。浙江是游泳大省,不能丢面子,我们有信心好好完成测试。”而谈到奥运会延期的影响时,朱志根表示这其实对每个国家的运动员来说都是一样的。“作为老教练,首先要把自身心态调好,再给队员重新安排训练。”他说,调整主要是降低训练强度,拉长训练周期,将他们最好的状态留到明年4月份的奥运会资格赛和7月份的奥运会上。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米跑现在怎么样了?”“还行吧,上次跑了11分52秒,现在差不多能拿8分(满分10)。”和汪顺的对话,也是从最近苦练的体测开始,他坦言说,米跑和力气训练中引体向上对他来说是最难的,“以前的训练重心都在水下,现在一半的训练重点都放在体能上,身体多多少少会有不适应。”虽然很累,但汪顺也感受到体能上的增强,尤其是核心力量的提高对游泳专项能力的促进。“在这里真的太无聊了,6个多月下来,除了训练好像就没别的事情可以干了。”汪顺透露,经常在周六晚上看到还有人在跑步、练核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而他给自己找的乐子就是拼拼图、玩玩乐高,他还开玩笑说:“至少这里还有个湖,有山有水,还能稍微调节一下,跟在北京的小伙伴比,心情上会稍微好一些。”面对延期的东京奥运会,汪顺倒是显得很坦然:“反正大家都一样,都要等一年,所以不会想太多,每天做好自己的训练就可以了。”他表示现在训练按部就班进行,跟朱指导好好配合,之后的比赛就要努力找到更好的竞技状态,争取把最佳表现留到奥运会上。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队选手,汪顺没法像省队运动员那样,可以偶尔请假回家一趟,他连一步都不能跨出基地的大门。“家人来过几次,但他们也不能进来,我们只能在门口相见。”他顿了顿说,“自由真好。” 划船学走长征路两月划完两万五两万五千里是浙江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艇和皮划艇运动员近两个月需要完成的训练目标。在体能训练馆二楼,40多名赛艇、皮划艇运动员正在测功仪上进行着名为“划船重走长征路”的训练任务。“从8月3号开始,到10月1号结束,我们的队员要拉两万五千里,一共分10个阶段进行,平均每个人每天要完成20公里以上。”教练吴林坦言,这么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还是第一次,“虽然训练房里有空调和风扇,但基本没什么用,很多男队员都是光膀子在练,座位下的木地板全被汗水湿透了,平均20分钟左右就要拖一次地。”吴林介绍说,在队伍日常训练中,体能训练量占八成左右,而水上专项训练仅占两成左右。“测功仪每天都要练,还要练长跑、核心力量、引体向上等,以前每天都要下水,现在一周可能就下三次水练专项,每次练个半堂课左右,差不多划个14公里到16公里左右。”这么高强度的训练量,对运动员的体能是个巨大考验,不少人在陆上练到脱力,等到下水划船时已经挥不动桨了。“体能是所有项目晋级世界大赛的敲门砖,从短期来看确实会对运动员的专项技术造成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体能上去了,专项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体脂率只有5.5%还在为减重犯愁作为去年世锦赛男子四人双桨赛艇冠军,陈森森因伤病暂时告别国家队回归省队训练,目前正全力备战接下来的全国锦标赛。“我现在改到了男子双人双桨项目,先争取在锦标赛夺冠,重新回到国家队,然后在全力冲击明年的奥运资格赛。”对身高厘米的陈森森来说,最大的困扰不是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而是如何保持体重。“我是男子轻量级选手,体重需要保持在70公斤以下,现在还是有些超标,在72公斤左右。”对于自己的体重,陈森森简直是斤斤计较,“每次吃什么东西、吃多少都要仔细计算过,而且只能吃个七分饱,我之前在国外参加比赛,一顿饭只能吃一个拳头大的汉堡。”陈森森之所以苦恼,主要是因为以他目前的身材来看,实在是没有再减脂的空间,拥有八块标准腹肌的他,体脂率只有5.5%左右。“想要快速减重,只能靠大量排汗。一般一堂训练课下来,我就要喝掉六七升的水。”对陈森森来说,体重在短时间上上下下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年春节,在家吃得比较好,体重一下子涨到了89公斤,回到队里后,三天之内我的体重就掉到了81公斤,减了16斤。”而减重最大的痛苦不是身体上的,主要是不能影响比赛时的发挥。“称完重两个小时后就要比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身体恢复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只能靠大量补充功能饮料,因为这些更容易被身体吸收。”(记者杨渐通讯员李文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lmxl/16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