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不在气排球队员心理训练要点

发布时间:2024/12/23 11:21:06   点击数:

热爱气排球,是一种生活态度!

很多人认为运动员的训练主要是体能和技术的训练,但是忽略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气排球等需要高度协作和默契的团体项目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作为气排球教练,了解和掌握心理训练的要点是必不可少的。

严格的要求

心理训练各个步骤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进行心理训练时,要在理论上讲清道理,说明科学根据,使队员树立信心。

开始前最好请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对队员进行心理咨询与诊断,以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在进行心理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1.确定训练目标

在进行心理训练之前,需要明确训练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衡量的。例如:在比赛中保持冷静、提高自信心、减少失误等。

1.2.制定计划

在明确了训练目标之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计划应该包括训练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方面。

1.3.选择方法

根据队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自我暗示、积极思考、放松训练、想象练习等。

1.4.检查效果

心理训练需要检查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重新检查训练目标、计划和方法。

长期计划和即时调整相结合

心理训练要注意长期计划与即时心理调整相结合。

长期计划是指对运动员进行长期的心理训练,以提高其竞技水平。

即时调整是指在比赛和训练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态。

2.1.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包括:自我暗示、积极思考、放松训练、想象练习等。这些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2.即时调整

即时调整是指在比赛和训练中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态。比如,在比赛中出现失误或遇到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态,使其尽快恢复状态。

集体和个别训练相结合

集体训练可以解决一般的、共性的心理问题。

个别训练则需要根据队员的个性训练特征(性格、气质等),心理差异和心理变化动因的不同进行针对性训练。

对气排球队员而言,队员在场上担任不同的角色(攻手、二传)对心理要求也不同,训练中也要考虑到。

3.1.集体训练

集体训练可以采用集体演示、集体分析等方式,以解决一般性问题。

3.2.个别训练

个别训练可以针对个别队员进行特殊训练,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队员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等方法进行训练;对于容易紧张的队员可以采用放松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纳入整个训练计划

心理训练要纳入整个训练计划,要与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以及比赛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心理训练的效果,不断获得提高。要把心理训练纳入作息制度及训练计划中去。

每次用5~15分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习惯之后,自己的思想情绪始终能控制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精力总是充沛旺盛的。

观察运动员心理变化

教练员要善于观察,了解气排球运动中存在的心理规律,能够注意到队员心理的变化,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放松训练与振奋阶段相结合

放松训练与单纯的保健不同,除了放松之外,还需要有振奋阶段。

应注意的是:人进入抑制状态时,自我暗示才能发挥作用,为了进入振奋状态,要在镇定状态的基础上转入振奋状态,这样才能达到充分动员自己潜力的目的。

6.1.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可以采用呼吸法、瑜伽等方式进行。

6.2.振奋阶段

振奋阶段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等方式进行。自我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行为来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一定能行”。

总之,在气排球队员心理训练中应注意以上几点。只有将这些要点贯穿于整个心理训练过程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lmxl/16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