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格斗体能训练设计纲要

发布时间:2016-12-1 0:44:59   点击数:

[技术]格斗体能训练:设计纲要

长久以来很多格斗训练者对于“体能训练”完全没有头绪,要么就是一成不变的跑步十公里加二百俯卧撑那种部队拉练套路,要么就是健身房固定器械做健美训练。能够照搬一些力量举体系、CrossFit体系训练的,已属于个中佼佼者。最糟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格斗爱好者甚至专业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格斗技战术训练之外,完全不再需要其他体能训练。于是这样的情形在格斗比赛中屡见不鲜:技战术明显精湛过对手打出来的却是棉花拳、数分钟后气喘吁吁体力不支最后被对手轻巧取胜……坦白的说这些人并非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的身体素质。强壮的身体是执行优秀的技战术的唯一工具,缺少了最基本的力量耐力,再优秀的格斗技术与意识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体能训练对于格斗训练者而言,也许并非主要训练项目,但却是必不可缺的基石。这是笔者对体能训练在格斗中的定位。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设计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格斗体能训练。

格斗体能训练设计思路

01

大纲介绍一个概念:GPP与SPP。GPP全称为GeneralPhysicalPreparation,译作常规体能储备。经常被提及的一些身体素质诸如:绝对力量、肌耐力、心肺耐力、速度、协调性、爆发力等都包含在GPP内。反过来说GPP训练的目的也旨在发展这些综合能力,以提高训练者在格斗中的运动表现。GPP常见的动作有硬拉(主要提升绝对力量与肌耐力)、负重农夫行走(主要提升肌耐力)、甩绳(主要提升爆发力与协调性)、跑步(两项耐力)等等,不一一列举。GPP训练的特点是对整体体能提升巨大,功能迁移用途广泛(即使不练格斗,对日常生活也有很大帮助)。与GPP相对应的是SPP:SpecificPhysicalPreparation,笔者通常译作专项素质储备。SPP训练动作与你所参与的运动专项有着更紧密的结合,有时候甚至与技战术训练的界限十分模糊:比如杠铃炮台架单臂借力推(打击系选手)、后抛药球(摔跤选手)、毛巾抓把引体向上(柔道柔术选手)等。SPP训练动作的特点是功能迁移场合单一,但是迁移度极高,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对专项运动表现的提升度相比GPP训练更高,运动员更容易直观感受到收益。一份完整的格斗体能训练计划应该同时包含GPP与SPP训练,两者缺一不可。国内大多数格斗训练者受场地、时间和精力所限,一周七天可能只能安排2-3次较为系统的体能训练。在这为数不多的几次完整的体能训练中,笔者建议GPP与SPP比重为7:3,尽可能多做GPP训练,而SPP训练可以拆分开穿插在技战术训练当中进行。

02

动作本文作为“纲要”,并不会直接给出你想要的一份完整的训练计划。因为格斗项目包罗万象,个人情况也不尽相同。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笔者罗列一些基本要点,希望大家看完此文能掌握方法,早日学会编排符合你个人需求的体能训练计划:1.简洁高效原则:尽量选择自由器械、多关节复合动作,或体操动作,少做单关节固定器械运动,这样在一次训练中能够锻炼到更多部位。比如锻炼下肢力量,杠铃负重深蹲好过固定器械腿屈伸。除非某块肌肉过分薄弱需要单独加强。2.简单易用原则:有一些其他专项运动,比如奥林匹克抓举、阿拉斯加石球搬运等,看似对身体综合素质提升非常大,但因入门门槛太高,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其技巧,稍有不慎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手腕、腰椎等),最终得不偿失,建议视个人学习能力强弱酌情采用。3.适宜刺激区间原则:通常意义上来说,发展绝对力量应控制在3RM以下,若要发展肌耐力则应每组次数多于12才有意义。注意RM这个单位,它可不仅仅是标明次数的哦,不知道的同学请自行搜索,这篇纲要暂不作初级科普。此外,格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只是辅助,一般不应让神经过分疲劳,或者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太严重以影响技战术训练,最终整体收益下降。4.混合编排高强度原则:除绝对力量训练外,其他素质训练可交叉编排,做成高强度混合型多元素训练,这样可以得到两项耐力素质的巨大提升。5.杠铃是你提升绝对力量的不二之选:绝对力量(最大肌力)训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增肌训练,而是神经募集度训练。所以不要贪多,而要尽可能用大重量,记住只有足够重(3RM以下),才能充分刺激神经募集起更多的肌肉去对抗。常规器材里能比杠铃上到更大重量而又能适宜抓握的几乎没有(因为重心的原因),所以它是你提升绝对力量的最佳选择。常见的绝对力量训练有:硬拉、深蹲、卧推等。6.单侧运动比双侧平衡进行的运动价值更大:九成以上的格斗动作都是身体两侧处在不平衡状态下进行的,不管是打击、摔跤还是地面缠斗,所以从动作模拟上来说,单侧运动还原度更高。此外单侧运动能更好的锻炼核心稳定性,强大的核心稳定性是防御对抗的重中之重。举例说明:哑铃卧推优于杠铃卧推,壶铃深蹲推(thruster)优于杠铃深蹲推(训练绝对力量除外,参照第5条)。7.曲线动作比直线动作价值更大:不管是出拳,还是摔、拖拽,发力模式中通常都伴有躯干偏转,因此核心助旋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你的进攻威力。曲线动作(如转体侧抛药球、砍举等)能很好的锻炼核心助旋能力以及整体动力链的连贯协调性。8.每次安排至少一项以上的爆发力训练:这个不用多说,爆发力是格斗运动员致胜的不二法门。常见的爆发里训练动作有砸轮胎、甩绳、药球投掷等。

03

时长一般情况下,完整体能训练的时间长度应小于90分钟。前面已经说了,体能训练对于格斗训练者来说只是辅助地位,所以任何的体能训练都应该尽量服从格斗专项本身的需求,明显不符甚至背道而驰的训练显然不是上佳之选。大部分格斗发生的持续时间通常很短:常见的格斗赛事中,柔术比赛最短,仅一回合6分钟;MMA比赛通常为3*3=9分钟;日常生活发生的冲突持续时间更短,绝大多数小于一分钟。所以格斗训练者对“有氧耐力”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比如赛前减重),动辄在体能训练中安排一个10公里以上的长跑显然是收益很低的。*有一个特例是拳击比赛,一旦达到金腰带级别的冠军争夺战,会出现8至12回合的超长比赛,所以高水平的拳击运动员相比其他格斗训练者,应更注重提升有氧耐力素质,在训练中插入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元素都有一定的必要性。再从对心肺耐力以及肌耐力的刺激程度来说,很多动作如果频率过慢,或者组间休息时间过长,等于变相降低了强度,对两项耐力的刺激很小,得不到足够锻炼,不符合适宜刺激区间原则。所以如果你编排了过多的动作或者过高的次数,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在90分钟内完成,应酌情减量。

如何设计编排好一个格斗体能训练计划?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身边一批国内顶尖的格斗与健身界专业人员坐在一起聊起这个,总还是有很多争论商讨的细节,但总体思路基本一致,正如上文所述。如果你是对体能训练毫无头绪的格斗训练者,或者有过一些健身训练基础,想开始格斗训练但又不清楚如何转变锻炼风格的人,愿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同时也欢迎各路高手留言,与我们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最后放上封面图片,主人公是小编最喜欢的MMA运动员强尼亨德里克斯(JohnyHendricks),绰号BigRig,图片中他正在做甩绳与农夫行走训练。痛失次中量级冠军的他正在努力训练试图重回巅峰,数日后他将在UFC中迎战KelvinGastelum,衷心希望他能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早日获得冠军挑战权!

主要内容分为两类:综合体能训练相关知识;格斗训练与技巧。每周更新,欢迎订阅与留言。

AlphaFitness

长按识别







































鏍规不鐧界櫆椋?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叏濂楀灏戦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rrxl/22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