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华东师大为冬奥会创编健身操来源/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王蔚通讯员符哲琦)冬奥会开幕后,华东师范大学校友李凌姝作为冬奥历史上首位中国冰壶裁判,华东师大博士后郝磊作为雪车/钢架雪车项目技术官员,他们在赛场上的专业表现不仅获得了观众们的点赞,也展示了高校体育人的风采。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博士后郝磊目前正在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担任赛前演练、赛时协作工作。能成为冬奥会项目技术官员,离不开他读博期间担任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体能教练和科研的经历。他参与了为期一年半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科技服务工作——钢架雪车国家集训队备战冬奥会个性化服务”,曾随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上海、辽宁沈阳、陕西安康等训练基地工作。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也以此为研究方向。此外,郝磊还是持证的钢架雪车国家级裁判,多次参加冬奥组委举办的雪车/钢架雪车竞赛裁判培训。自从进入华东师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来,郝磊的学术研究领域从钢架雪车运动员体能训练,拓宽至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为今后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他的合作导师、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孙有平介绍,我国雪车/钢架雪车项目起步较晚,目前仅建有国家队,运动员梯队还未形成,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比较薄弱,项目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和手段等均有待发展。孙教授希望郝磊在展现中国裁判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了解世界优秀运动员的钢架雪车竞技水平和训练现状,为提升中国钢架雪车项目竞技水平寻找科研攻关的突破口。北京冬奥会为我国冬季运动体育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孙有平说:“冬奥会将有力推动我国冰雪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完善运动员培养体系,提高教练员水平,加大冰雪项目科研力度,提高冰雪项目管理水平。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方面,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让更多人走近并热爱冰雪运动,也更加重视冰雪体育教师和健身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华东师大届博士毕业生李凌姝是中国首位冬奥冰壶副计时长,在本届冬奥会上的工作是管理好全部四个计时台和所有计时员。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李凌姝,在校期间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意志力和科研潜力,有韧劲、沉得下心钻研和学习。毕业之后,她从年开始与冰壶结缘,被选拔进入上海冰壶人才培养计划,短短几年又从冰壶教练成长为冰壶裁判,如今又成为冬奥会的裁判。为了让更多南方学生了解冰雪运动,李凌姝在她任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冰壶选修课,用理论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走近冬季体育,同时在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还会定期到上海的冰雪特色学校教授陆地冰壶。据悉,近年来华东师大在冬季运动项目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借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学校表示将将持续、梯度推进冰雪运动师资教育,抓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同时,促进研究生参与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研究的热情,并推进冬奥项目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华东师大将继续围绕完善冰雪运动普及推广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冰雪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把“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贯穿于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参与冰雪运动、爱上冰雪运动。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说:“未来的学校冬季体育课程开发,将会呈现出具有地域特征、校内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线上+线下、VR+等特点。华东师大将着力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冬季项目体育教育方案’。依托数字技术的进步发展,利用互联网线上授课、虚拟现实技术等进行课程开发,让更多青少年能摆脱气候条件、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冬季体育的乐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nqingxh.com/nlxl/16664.html |